中国援塞医疗队护士改良吸氧装置,让新生儿重获新生
【资料图】
当地危重新生儿应用鼻塞式无创正压通气(CPAP)装置给氧。
红网时刻新闻8月18日讯(记者 张盟 通讯员 姚家琦)一把剪刀、几块胶布,一个盛满水的杯子,中国援塞拉利昂医疗队队员、湖南省儿童医院副主任护师覃芳华正在指导当地儿科护士Lucida将普通的吸氧装置改良成鼻塞式无创正压通气(CPAP)装置,这个自制的改良吸氧装置将用于刚刚出生的塞拉利昂男婴Abudu的身上,以缓解他的呼吸窘迫和低氧血症。这名患儿在接受了简易鼻塞式CPAP治疗后,他的经皮血氧饱和度从刚入院时的50%,逐渐回升至98%,患儿的病情得以改善。这是她们应用这种自制简易CPAP装置在塞拉利昂救治的第7名新生儿。
在塞拉利昂,由于条件所限,当地医院没有呼吸机,只能用普通的鼻导管给新生儿提供低流量、低浓度的氧气,这对于那些出生不久就出现严重低氧血症、呼吸困难的新生儿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很多新生儿因为缺乏有效的呼吸支持而死亡。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系用鼻塞或气管插管接呼吸机或专用CPAP装置进行辅助呼吸和氧疗的方法,其提高血氧饱和度的作用较单纯给氧强,且可以防止肺泡萎陷和肺不张,在临床上普遍用于危重新生儿的抢救、治疗。
覃芳华在中塞友好医院SCBU查房。
覃芳华在中塞友好医院特殊婴儿照护病房(SCBU)指导期间,多次与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专家视频连线,对危重新生儿进行远程会诊,并在新生儿科科护士长肖艾青主任护师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开展新生儿简易无创正压通气技术的应用与培训,利用手头有限的物资,如鼻导管、水杯、胶布、鼻塞等,制作了简易的密闭式吸氧装置,并将其连接到一个可调节氧流量的制氧机上,成功地为危重新生儿提供了高流量、高浓度的氧气,同时产生了一定的呼气末正压,有效地改善了危重新生儿的呼吸困难状态,目前已有多名当地患儿受益。
地处非洲西部的塞拉利昂是全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医疗条件落后,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报告,在塞拉利昂,有近100名新生儿在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内死亡,其中大约一半是在出生当天死亡。湖南省儿童医院作为国家商务部唯一儿科援外培训单位,高度重视援外工作,今年已经接收了二十多名塞拉利昂当地医护人员前往湖南长沙进行短期医疗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危重症、新生儿、传染病、临床检验等多个专业,旨在提高塞拉利昂国家儿科医护的救治水平,得到塞拉利昂当地医护的一致好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