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福厦高铁更近了!
今天
随着新建福州南站
【资料图】
客站服务智能管控平台调试完成
标志着宁波至广州高铁福州至漳州段
(以下称福厦高铁)
全线站房建设完成
为今年年内全线具备开通运营条件
打下坚实基础
福厦高铁全线共设8座车站
于2021年3月开始建设
其中福清西、泉港、泉州东站、泉州南站
4座车站为新建车站
漳州站为既有车站改扩建
福州南、莆田、厦门北站
为并行既有站新建站场及站房
建成后可实现新老站房便捷换乘。各站房充分融合地域文化特点,呈现“一站一景”鲜明特色。为了确保全线站房顺利建设完成,建设与施工单位创新工艺工法,融入智能建造,为东南沿海城市增添了一座座打卡新地标。
这其中,你知道
新建的厦门北站新在哪儿吗?
这组数据先了解
●两个站房中间的换乘中心设有国内在建站房面积最大的天气感应式智能天窗,面积约1400平方米,相当于3个标准篮球场大小;感应器可根据天气条件自动启闭天窗,预计每年可节省站房40天通风系统运转,相当于每年减少14.13吨二氧化碳排放。
天气感应式智能天窗
●新站房站台雨棚建筑面积55147平方米,结构形式采用Y型圆管柱+实腹钢梁结构体,最大悬挑长度为8.7米。屋面采用涂层钢板TPO防水一体化屋面系统,总面积43000平方米。Y型柱造型俊逸挺拔,远远望去宛如一片“钢铁森林”。
新建厦门北站屋顶
规模新
厦门北站候车区将扩大近一倍
年旅客发送量预计为原来的2.8倍
在航拍视角中,新建站房就像是厦门北站既有站房向北的“延伸”——新建站房建筑面积217500平方米,通过换乘中心与既有站房无缝相连,使厦门北站内部候车区几乎扩大了一倍。
新建站房候车区的检票口标号与既有站房不同
“‘双站合一’,打破了原有‘坐动车走动车站、坐高铁走高铁站’的固有概念。动车、高铁、直达特快……搭乘不同车组列车的乘客,未来都将在这全新的站厅内完成集散。”
据厦门火车站工作人员介绍
建成后厦门北站站场规模
将扩张到13台27线
总建筑面积可达到379909平方米
在这统一空间里
从进站口走到最远检票口
直线穿越耗时不到5分钟
双站房候车区互通无阻
据悉
年旅客发送量预计将达5000万人次
几乎是既有站房的2.8倍
换乘新
多类交通紧密相连
最快3分钟可实现换乘
“项目竣工投用后,厦门北站‘一站式’交通出行服务能力将进一步凸显。”厦门火车站工作人员介绍。在双站房中间的“夹层”,有着闽南地区在建规模最大综合性换乘中心,交通综合配套工程公交枢纽站、BRT首末站工程与换乘中心紧密相连,互通进出口检票闸机、安检机器、自动售票机一应俱全;旅客到站,最快3分钟即可完成检票、出入站、交通换乘……
通行距离压缩、站城互联互通
旅客与厦门的距离再度“拉近”
新建厦门北站北进站口
细节新
南北两个候车区
检票口标号方式不同
新建厦门北站
不仅带来了空间上的“翻番”
同时也带来了细节上的提升
海浪、船帆等多样“海丝”文化符号巧妙结合,构成了建筑内部顶层屋面曲线之美;鼓浪屿钢琴、三角梅等各类本土元素,通过题匾额、艺术壁画等多种形式融入新站房,城市窗口焕然一新。
另外,旅客出行时需注意
南、北候车区的检票口
号码标注方式、规律存在明显差异
图源天下集美
南候车区(既有站房候车区)
检票口为数字标号,号码1-10依照“东偶数、西奇数”分布站厅两侧;
北候车区(新建站房候车区)
则是以“数字+A/B”标注,号码11-24从南向北依次排列(24A/B在北广场进站口附近),西侧尾号标A、东侧标B,如:11A、11B。
出行时
旅客可根据站厅检票口分布选择就近通道
缩短通行距离
站内具体功能区及标号情况
将以项目投用时设置情况为准
除了厦门北站
福厦高铁全线还有6座新建站房
一起先来抢先围观
1
福州南站
以“榕荫聚福、丝路方舟”的设计理念,以“古厝叠浪”为主要元素,融合传统与现代,兼具实用与美感。
图源福州日报
2
福清西站
采用“三幅之地、展翼腾飞”的设计理念,融入了山水入梦的特色,体现福山竹梦、清水玉融的建筑特点。
李响 摄
3
莆田站
站房整体呼应山水之势,将莆田城市的妈祖文化融入其中,尽显“梳帆载志、腾浪远航”的设计理念,体现莆田人民拼搏精神。
李金明 摄
4
泉港站
选取闽南古厝的红砖、白石等基本元素,用连绵跃动的屋顶轮廓、层叠的立面幕墙,象征泉港丘陵、大海的基本地貌特征。
李响 摄
5
泉州东站
将“红砖古厝、海丝风帆”理念充分体现在站房设计中,尽显“百舸争流千帆竞,海丝之路泉州门”城市风貌。
李响 摄
6
泉州南站
站房运用闽南特色的“红砖白石双坡曲,出砖入石燕尾脊”建筑意象形式,整体造型依山就势,体现历史文化建筑与自然环境的互融互合。
李金明 摄
福厦高铁
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主通道
“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计划今年年内具备开通运营条件
厦门北站作为福厦高铁沿线
乃至全省第二大铁路站房
新建厦门北站投用后
厦门至福州将从90分钟缩短至50分钟
为沿线老百姓出行提供便利条件
来源:厦门日报
实习:翁明阳
编辑:张浩明
校对:王国栋
校审:李延林
关键词: